社会性类别认知的起源
1. 社会类别认知
类别认知 (categorization) 指把个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且知道归属于同一类别所有成员都有某些不变的、重要的、甚至是无法直接观察的相似性。这种认知方式使得人类能够有效学习各个类别的相关特征,并自主的把它应用到同类个体的其他成员中。
类似的,社会性类别认知 (social categorization) 也有利于个体借助他人所处的社会类别来推测其思维、信念、或行为、并帮助自己与他人的交往。但是社会性类别认知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往往导致偏见 (prejudice),歧视 (discrimination),或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那么社会性认知究竟是先天存在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呢?它与偏见和歧视等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2. 偏见的起源
婴儿社会性认知的一种范式为注视偏好范式 (preference looking-time methodologies)。基于该范式的研究发现人类从婴儿就自动出现了与社会性类别相关的某些偏好,如喜欢看更有吸引力的头像、更喜欢看母语说话者而不是外语说话者、更喜欢看跟自己一个种族的人而不是不同种族的人等。
但这与成人世界的偏见、歧视、刻板印象等是完全不同的。成人世界中,社会类别导致的不公平表现在个体对同类个体的偏倚无差别的出现在所有成员中,如认为女性怎样怎样,男性怎样怎样等等。但是上述婴儿的社会性偏好可能仅仅来源于婴儿对相关刺激的熟悉感。如婴儿接触到的面孔往往都是可爱和有吸引力的、听到的语言也往往是母语 ( po 主注:人类在出生前就开始该项学习了) 而非外语、看到的人也往往是同一个种族的非其他种族的人等等。所以婴儿的这种社会性偏好本质上不是一种具有足够丰富含义的社会性类别 (conceptually-rich social categories)。
相反的,偏见等的学习是经由儿童对团体成员行为的观察学习、成人个体对儿童的外显的教导等而渐进形成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社会性类别觉知来自于成人世界和文化团体的刻板印象和信念。
3. 偏见的测量
与注意偏好范式相比,研究婴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类别认知的一个更为恰当的范式是预期违反范式 (Violation of expectation looking-time methodologies)。预期违反范式与注意偏好范式不同,在预期违反范式中,婴儿是作为一个第三方去观察类别成员的活动,从而能在更抽象的层次上研究婴儿是否成成了内涵丰富的社会性类别,而不是紧紧依靠熟悉感做出反应。例如,该范式发现,当发现两个个体之前曾经产生过同步运动后,婴儿会预期这两个个体接下来做出的行为也将是相同的。这说明婴儿能够利用类别这一抽象特征推测同类别不同成员的行为。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11 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预期说相同母语的两个个体会对物体产生相同的偏好;而说不同母语的两个个体则不会有相同的偏好 (图1),无论这两个个体说的语言是否与婴儿的母语一样。这些研究说明婴儿确实在早期就已经有了含义丰富的社会性类别认知。
4. 减少偏见
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儿主要以个体行为的某些特征为社会类别划分的主要标准;随着社会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将逐渐升级其用于划分社会类别的标准。婴儿使用的前期标准大部分是有进化学根源的,但后期习得标准则不一定有进化学源源,如种族 (race)。有关社会经验对社会类别认知的影响,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种族 (race)。研究发现,少数族裔需要在更多的情境下考虑种族的问题。这使得少数族裔儿童会比非少数族裔儿童更认为种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类别。
既然经验可以影响谁会类别认知的形成,那么我们可以给儿童相反的经验来减少相应产生副作用的社会经验 (Malleability)。例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事后可以少用一般化的语言,如 “女孩喜欢 XX”、“男孩喜欢 XX”等,多用一些具体化的语言,如“这个男孩喜欢 XX”。
5. 图片附录
参看原文
6. 参考文献
Liberman, Z., Woodward, A. L., & Kinzler, K. D. (2017). The Origins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 Trends Cogn Sci. doi:10.1016/j.tics.2017.04.004
文章转载自 此blog